马国书:但愿房价是最后一波疯狂
编辑:陈椿淑时间:2013-04-19来源:海口房产热线页面有效期至:2013-05-03
马国书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3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其他城市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价格都上涨明显。
有分析认为,3月房价上涨,是在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新政后,购房者担心今后购房成本增加、急于入市导致需求提前释放的结果,过了这个月,政策正式落地,房价就会得到控制。
笔者也非常希望,3月房价上涨是最后一波疯狂。确实随着对二手房交易征收20%个人所得税政策实施,多个城市4月以来已经出现二手房交易的清淡。但新房交易方面,很多城市还看不到明显退热的迹象。因此,3月全国房价的普涨,也可以理解为是之前房价上涨态势的正常延续,“国五条”政策的真正效果还有待后观。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导致中国城市房价上涨的几大因素仍然存在。第一,老百姓手中的流动性资产比较充足。第二,老百姓的金融投资渠道非常少。所以,尽管国家调控政策增加了房产交易成本,但因房地产投资具有最大的金融杠杆属性,对其投资仍然容易获利。第三,市场上关于房地产治理的预期比较混乱,但因房地产使用的刚需没变,故尽管有人看跌,有人看涨,在多空双方拉锯的格局中,上涨仍然是主要市场趋势。第四,不动产登记制度会在明年6月1日前出台,届时遗产税、房产税政策可能会相继出台,卖房者的表现在此日期前也会比较活跃。
然而,无论如何,房价确实不能再疯涨了。这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承受力,更关键的是,房地产不能以牺牲工资上涨的空间为代价获得自身增长。因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受工资成本加土地成本之和的制约是恒定的原理。在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国家需求尚未恢复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土地成本如果再继续同步增长,那么企业只有倒闭了。这两年东莞很多企业的倒闭,都跟房租和工资的同步上涨有关系。另外,工资如果不涨,民众也更没条件购房了,所以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收入多样化的社会,如何让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们都有房住,是主流经济学分析范式所无法处理的。为此,中国房产调控政策需要创新。希望政府今后能够出台更加有效的、超越供需均衡模式的基础性市场政策,而不是仅仅从价格上来调整市场供需。
-
与茅于轼谈经济看争议:楼市泡沫必将破裂
我的经济学不是从哪儿学来的,是我自己发现的;所谓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其实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阅读 7886 -
房地产研究会胡志刚:管理层考虑房地产差别化调控
房地产市场近来出现多个变化信号。一方面,年初出现的“量价齐跌”,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在更多的城市蔓延;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出手救市,除松绑限购之外,甚至出台行政色彩浓厚的“限降令”。对此,监管层虽在各地调研,但并未对外界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阅读 7080 -
任志强:中国楼市无泡沫 房价下降绝对不会持续下去
“衡量楼市进入拐点的条件是房价要持续下降,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但不能说房价持续下降几个月,楼市就进入拐点,暂时的降价只能说是‘波动’。”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楼市无泡沫,当前房价下降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阅读 6622 -
周小川:部分楼市或存泡沫 全国性政策难解决
据彭博社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表示,中国只有部分城市的住宅市场可能存在泡沫,这个问题难以通过单一的全国性政策得到解决。
阅读 6642 -
陈淮:房价高低与城市人口是否增长息息相关
上周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来南京分析2014楼市走势。
阅读 6447 -
任志强详解楼市:为什么我说房地产拐点没到
近日,任志强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反驳了房地产市场“拐点”说,并详细阐释了其认为房地产市场长期向好的原因,以及其的“房地产周期”与“养猪”理论,养猪和房地产开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猪肉价格和房价又有着什么样的涨跌规律?
阅读 9543 -
叶檀:利率上升是房地产市场最严峻挑战
目前房贷市场收紧,正是贷款利率上升的表现。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发布4月份房贷分析报告,从去年以来直到今年4月,银行放贷趋紧,从房贷市场战略撤退。
阅读 6632 -
任志强:拐点论无依据 房价下跌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近日,华远地产(华远九都汇)董事长任志强在参加电视节目辩论时称,目前没有数据能够证明今年楼市已进入拐点,楼市要是有拐点也是被银行“打拐”的。任志强称判断楼市情况应该看整体数据,而不是用局部数据来判断楼市是否进入拐点。
阅读 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