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中国房地产风险首当其冲 降准或不远
编辑:吴坤爵时间:2014-04-15来源:上海证券报页面有效期至:2014-04-29
野村称中国经济需防“荷兰病”,房地产首当其冲降准或不远
房地产历来都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因此牵动中国经济的冷暖。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14日表示,房地产在所有支柱产业中处在最重要的位置,但这同时也导致风险的发生。他提醒称,由于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业,因此需要警惕发生类似于“荷兰病”的风险。野村还预计,中国5、6月份可能降准50个基点。
在14日举行的电话会议上,张智威指出,房地产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非常依赖房地产市场,中国经济未来的波动性将增大,一些企业家更愿意投资于房地产业而非投资于制造业,这将导致社会资源出现错配。
所谓“荷兰病”是指一国经济对于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及铜矿等资源的出口特别依赖,例如一旦发现一个较大的油田,会导致很多社会资源流向那个油田,整个经济会对自然行业非常依赖,导致未来的可持续性发生问题,并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会增大。
而中国的房地产业便有着类似的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行业,房地产一旦发生风险解决难度较高。张智威指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比其他问题更高的系统性风险。例如对财政方面影响,去年有39%的财政收入来自房地产,其中有25%是卖地的收入,其他为房地产交易税收。这是财政收入一块不可或缺的来源,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下降,将对财政收入形成压力。
此外,其他很多行业都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投资角度看,在固定资产投资里,地方融资平台加房地产方面接近总投资的一半水平。
而从供需角度看,房地产已经进入供应过剩状态。如果未来几年市场出现滑坡,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增速从每年平均20%的增长下滑到10%也并非不可能,这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目前也尚未找到一个在房地产下滑时可以发生替代作用的行业。
张智威还表示,野村预计一季度中国经济将同比增长7.3%,3月份数据中工业增加值方面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大方向上,3月份数据的好转或是昙花一现。该行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下降到接近于7%的水平。其原因包括两方面。其一,目前融资成本还较高,其对经济影响的滞后效应预计会在今年上半年会逐渐显现。其二是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的放缓。
野村还预计,货币政策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进一步微调或者进一步大动作,5、6月份可能降准50个基点。
-
与茅于轼谈经济看争议:楼市泡沫必将破裂
我的经济学不是从哪儿学来的,是我自己发现的;所谓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其实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阅读 7886 -
房地产研究会胡志刚:管理层考虑房地产差别化调控
房地产市场近来出现多个变化信号。一方面,年初出现的“量价齐跌”,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在更多的城市蔓延;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出手救市,除松绑限购之外,甚至出台行政色彩浓厚的“限降令”。对此,监管层虽在各地调研,但并未对外界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阅读 7080 -
任志强:中国楼市无泡沫 房价下降绝对不会持续下去
“衡量楼市进入拐点的条件是房价要持续下降,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两年,但不能说房价持续下降几个月,楼市就进入拐点,暂时的降价只能说是‘波动’。”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楼市无泡沫,当前房价下降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阅读 6622 -
周小川:部分楼市或存泡沫 全国性政策难解决
据彭博社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表示,中国只有部分城市的住宅市场可能存在泡沫,这个问题难以通过单一的全国性政策得到解决。
阅读 6642 -
陈淮:房价高低与城市人口是否增长息息相关
上周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来南京分析2014楼市走势。
阅读 6447 -
任志强详解楼市:为什么我说房地产拐点没到
近日,任志强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反驳了房地产市场“拐点”说,并详细阐释了其认为房地产市场长期向好的原因,以及其的“房地产周期”与“养猪”理论,养猪和房地产开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猪肉价格和房价又有着什么样的涨跌规律?
阅读 9543 -
叶檀:利率上升是房地产市场最严峻挑战
目前房贷市场收紧,正是贷款利率上升的表现。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发布4月份房贷分析报告,从去年以来直到今年4月,银行放贷趋紧,从房贷市场战略撤退。
阅读 6632 -
任志强:拐点论无依据 房价下跌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近日,华远地产(华远九都汇)董事长任志强在参加电视节目辩论时称,目前没有数据能够证明今年楼市已进入拐点,楼市要是有拐点也是被银行“打拐”的。任志强称判断楼市情况应该看整体数据,而不是用局部数据来判断楼市是否进入拐点。
阅读 7385
07.26
有没有叠拼的